我校土木工程学院郝贠洪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来源:新闻网  

近日,我校土木工程学院郝贠洪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Damage 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y of historic buildings of brick and wood structures: a review”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权威期刊、Nature旗下期刊《npj Heritage Science》(中国科学院一区TOP)上发表。DOI:https://doi.org/10.1186/s40494-024-01422-y

1.Nature Portfolio检索页面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历史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复杂环境侵蚀造成其出现不同病害损伤,系统研究历史建筑的病害损伤类型并构建科学修复技术体系,是守护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重要实践。在此背景下,团队利用PRISMA系统综述法,全面综述了历史建筑墙体和木构件的9种损伤形式及其对应的30余种修复技术,从新材料和新技术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类,提供了一种可结合病害图例针对性明确相应修复技术的系统综述。此外,研究团队结合历史建筑修复的环境适应性,提出历史建筑修复全过程技术路线,突破传统经验保护模式,构建起从材料特性认知到防护技术研发的完整技术链,为解决西北地区 "文物保护与环境适应性" 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历时20余年,郝贠洪教授团队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复杂严酷自然环境下工程基础设施性能劣化的突出问题,完成了工程基础设施受风沙严寒盐渍环境损伤及抗灾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创新了风沙严寒盐渍区基础设施侵蚀损伤研究方法,构建了风沙严寒盐渍区基础设施侵蚀损伤理论体系,开发了风沙严寒盐渍区工程基础设施抗灾关键技术,提出了工程基础设施环境侵蚀损伤灾变诊断加固成套技术,成果在建筑、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多项工程中实现应用。

2.历史建筑修复技术路线及其方法

本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2721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1862022、11662012、51468049);内蒙古草原英才项目资助,郝贠洪教授为第一作者,2022级硕士研究生姚中贺为第二作者,内蒙古工业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2025年04月08日 19: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