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内蒙古草原花团锦簇,铺开七彩的画卷;八月的鄂尔多斯大地喜气祥和,迎来八方宾客。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8月9日至8月17日在鄂尔多斯市举行。我校459名青年志愿者在场内外,穿梭而忙碌,热情细致,用他们炙热的汗水和绽放的青春为“小飞骏”志愿者形象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多次得到组委会、导演组、代表团以及少林寺领队教练等组织和参赛工作团队的肯定和赞赏,为内蒙古工业大学赢得了赞誉。
7
月18日
、
8月
1日
,我校的459名志愿者们分两批陆续到达驻地鄂尔多斯职业学院、鄂尔多斯一中。根据组委会社会工作部的整体安排,我校的志愿者多数被分配在大型活动组,承担着开闭幕式上威亚操作手、刀旗方队、火炬手、导演组、引导员、吉祥物阿吉内组、会徽方队、举牌手、后勤保障、交通指引、接待员等岗位的志愿服务工作。经过岗位分工后,同学们立即投入高强度的集中训练、演排状态。小伙伴们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训练5至7小时。尤其在临近开闭幕式前训练、演排十分紧张,有时候甚至都没时间吃晚饭,只能在主场馆的休息区简单的吃一个面包,尽管浑身酸痛,但是他们不言苦、不怕累。累了困了,志愿者小伙伴们就互相鼓励,咬牙坚持。以饱满的热情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威亚志愿者组由148名活泼的小伙组成,由于他们身着绿色工作服被媒体亲切地称作“绿旋风”小飞骏组合。其中有100人被分配到威压的十条纵向长龙上,其他48人负责横移,大家一起协同配合完成高空表演的威亚控制工作。在训练过程中许多同学的手掌起血泡、胳膊由于用力过度出现肿胀、疼痛等现象,甚至有个别同学中暑,但为了保证节目完美演出,大家都满怀热情的做好每一个动作、每一件事情。当看到开幕式上精彩呈现表演的时候,“绿旋风”的小伙伴们纷纷表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刀旗志愿者组是由120个平均身高1.8米以上、颜值很高的90后帅男孩组成。他们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他们爱玩爱笑,充满活力,颇受媒体关注。队员们在军事化的训练和生活中,不畏炎热,个个激情高涨,以军人的高规格、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练习执旗前进的步伐与阵型,他们将千百次的“腰酸背痛”,凝聚成了镜头前威武雄壮的刀旗硬汉。
会徽方阵是由13名阳光大男孩组成。他们在开、闭幕式中负责将近五百斤重会徽的出场和退场任务。队长薛凯友说:“训练中,会徽队员们认真刻苦,服从指挥,在休息时间还会主动帮助后勤人员为其他方队分发饮用水,展现了团结互助的志愿者风采。”
还有43名导演组志愿者、40名引导员志愿者、19名礼仪志愿者、29名导员保障组志愿者、19名吉祥物阿吉内组志愿者、3名引导员志愿者、12名后勤保障组志愿者……小伙伴们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尽职尽责,热情奉献,争取做好每一项工作。正如志愿者朱江所说的“在这些天里我收获很多,找到了做志愿者的意义”。巴特尔说,“训练很艰苦,但是我们没有怨言,擦完汗依旧是一张张笑脸”。尹晓华说,“我们要用真诚友善的微笑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包容、诚信友善、拼搏创新、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内蒙古,让‘小飞骏’成为本届民运会闪亮的明片。
开幕式期间,自治区团委书记常青,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志雄先后到主体育场、志愿者驻地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看望慰问了志愿者和带队老师,充分肯定了我校志愿者为本届民运会做出的贡献,鼓励同学们保重身体,继续发扬志愿者精神,服务民运会,展现内蒙古当代青年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本届民运会中,共有84名同学被组委会授予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优秀志愿者,我校志愿者孙跃在闭幕式上,作为志愿者代表上台接受了运动员所献鲜花。截止发稿时,我校全体志愿者已圆满完成本届民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并安全返程。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民运会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前期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和严格的选拔,在临行前专门召开了志愿者动员培训会,制定了志愿者管理细则。并由校团委书记、副书记带队,选拔20名专兼职团干部担任带队指导教师,配合组委员做好志愿者的服务管理工作。按照岗位分工和学院组建了学生管理团队,为顺利完成志愿者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青年志愿者中设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专门组建了新闻宣传报道组,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服务期间我校志愿者们受到了组委会官方网站、内蒙古日报、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人民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得到了组委会的充分肯定。我校志愿者们在民运会志愿服务的各个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工大学子的良好精神面貌,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供稿:校团委 摄影:校团委)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