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学校人才、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日益增加,他们普遍学历层次较高、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眼界开拓,在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展示青年教师潜心研究、刻苦钻研的认真态度,在基础研究、产学研用方面积极探索的良好势头,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我校党委宣传部联合科技处,推出“科研骨干青年教师”系列报道,选取了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产学研用结合上取得一定成绩,具有一定影响力,不同学科领域的的5位青年教师代表,以专题报道的形式陆续进行展示,以期关注。
用微创介入医疗器械救死扶伤
——记机械学院青年硕士生导师冯海全教授
创新是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发展机械领域传统学科,就必须把教学、科研、生产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我校机械类相关学科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合,一批合作项目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而这些成果离不开广大教师围绕生产实践所开展的研究。其中,机械学院青年教师冯海全教授依托产学研结合,致力于精密医疗机械方面的的研究,取得成果颇丰。
冯海全老师博士毕业于日本冈山大学,曾两次被派往日本冈山大学访问学习,并在日本支架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多年。国外的留学和工作经验使他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高产”教授。他主要从事于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尤以超精密加工制造技术、金属表面功能化处理、介入医疗器械设计理论方面成绩突出,居于学术领先地位。提出的关于心血管支架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关注。2010年回校工作至今,冯海全老师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和专利申请70余篇/项,科研成果转化6项。一款医疗器械在投放市场之前,要经过严格的物理实验、生物实验、化学实验、临床试验等多方面检测,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冯海全老师长期与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将技术优势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应用有机结合,科研成果受到企业与同行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
在冯海全老师研发的一系列新型微创介入产品中,重点产品为椎动脉血管支架系统,该产品是以椎动脉血管病变为适应症,专门用于恢复椎动脉血流状态和增加血流量,同时具有预防斑块脱落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椎动脉血管内疾病。主要针对能够开展介入治疗的综合性医院。这款椎动脉血管支架系统的设计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已取得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证书,同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PCT专利已公告,作为市面上第一款以椎动脉血管病变为适应症而设计的支架系统,目前在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动物试验中效果显著,已入选包括南京军区总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安珍医院等八家医院的临床试验。
和冯海全老师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工大人,并且是一名工大培养的民族预科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蒙语授课,直到步入大学才接受汉语授课,语言成了他求学路上最大的障碍。“当时民族预科班一共有20名同学,上课听讲较为吃力、笔记不太会写、表达有障碍成了大家习以为常的尴尬。一方面要尽快熟悉和适应汉语授课,另一方面还要搞懂大学新开设的课程,大家为此付出很大努力。每周四下午,成了大家争先恐后学习汉语的最佳时刻,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读报纸了,一份报纸在每位同学手里都要读上很多遍,直到能流利复述。” 冯海全老师如实说。经过两年半的预科学习,他的汉语读写和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通过了日语四级考试,顺利被分入过控专业。
留校工作后,冯海全老师并没有停止对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努力。他和学生们一起上英语课,加强对英语的学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冯海全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硕士,为他之后出国攻读博士奠定了坚实基础。博士毕业后,他顺利进入日本支架科技株式会社设计开发部,工作三年后任职研发部主任。但由于对故乡的牵挂,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丰厚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回到母校,做一名普通的教师。谈起这个选择,他丝毫没有遗憾。
通过和冯海全老师的交谈,看得出他是一位对学术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他说:“在微创介入医疗器械这个领域,每一个细微的改善都可能挽救数以万计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保持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不断追求创新和发展。” 冯海全老师对未来机械行业的发展显得踌躇满志,相信冯海全老师凭借着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供稿:宣传部 张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