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学校人才、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日益增加,他们普遍学历层次较高、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眼界开拓,在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展示青年教师潜心研究、刻苦钻研的认真态度,在基础研究、产学研用方面积极探索的良好势头,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我校党委宣传部联合科技处,推出“科研骨干青年教师”系列报道,选取了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产学研用结合上取得一定成绩,具有一定影响力,不同学科领域的的5位青年教师代表,以专题报道的形式陆续进行展示,以期关注。
海水淡化成饮用水,太阳能能做到吗?
——能动学院青年教师常泽辉博士专访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之一。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方式转变,淡水资源匮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或许将成为解决淡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推广工业化海水淡化技术的障碍是能源问题,海水淡化的过程常使用石化能源驱动,由于价格波动因素,加之污染环境,所以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使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淡化海水资源成为了一个理想方法。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常泽辉博士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常泽辉2001年本科毕业于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毕业后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能动学院教学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主要研究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其核心技术就是模仿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将自然界中的水汽蒸发、雨雪降落、河流形成的循环过程人为控制在一个装置内,利用经典热力学、传热学原理,提高装置的产水量和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常泽辉老师谈到,让更多的人喝上安全的饮用水,让更多的沙漠变成绿洲是他开展科学研究、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的动力,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太阳能海水淡化早日步入寻常百姓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常老师在太阳能海水淡化等领域,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期刊论文6篇,主要发表在太阳能热利用及水处理国际重要学术期刊Renewable Energy(IF:3.361)、Desalination(IF:3.960)等上,EI检索论文7篇。在太阳能海水淡化、光伏发电等领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其中4项已成功转化为产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基于聚光集热的太阳能杀虫灭菌装置)。
节能环保 创造效益
谈到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社会效益,常泽辉老师说:“水孕育了人类的生命,同时又维持着生命,我们利用太阳能对水源进行脱盐,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意义深远,所以社会效益自然显而易见。但是,既然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就要解决实际问题,制约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经济效益,人们一提到太阳能的应用,第一感觉就是太阳能装置成本较高,所以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市场,把研究移出校园,把目标定在实用,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在开展科研过程中,我们紧盯市场需求,研究开发了适合于大、中、小型产水规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从原理上提高效率,从建造上降低成本。”他发明的一款太阳能多效增湿除湿海水淡化装置,可以降低目前生产纯净水所需的成本,有效缓解缺水地区人们饮水难、饮水贵的困境。其余几项发明专利也受到了相关企业的认可与关注,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推进,相信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投入市场。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标志着我国将逐步实现以创新驱动代替生产要素驱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建设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动力站,教师们如何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如何在国家战略发展过程中体现价值?常泽辉老师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研究的课题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和设施农业跨季度土壤蓄热技术。这三个方向分别对应于降低建筑能耗、供应安全用水和农业产品品味提升,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降低了资源消耗,顺应国家提出的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这其中,创新驱动就是核心驱动力。2014年,常泽辉老师带领学生对设施农业中土壤病虫害防治方式进行了研究,将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土壤灭虫杀菌有机结合,此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常泽辉老师如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他志坚行苦、豁达乐观的处事态度。从2001年本科毕业留校任职,到2004年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参加全日制硕士统考,再到2010年考取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到如今成为工大年轻的硕导之一,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辛勤耕耘。这种勤勉豁达的态度主要来源于团干部的工作经历。谈起团学工作对自己从教、科研的帮助,常泽辉老师深有感触,他介绍说:“在北理读博的日子是段难忘的岁月。我们那届有十名在外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除了自己是从团干部转业去攻读工学博士,其他老师都属于本专业深造,因为自己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更需要以勤补拙。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博士期间共发表26篇论文,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北理第一个委培博士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想起在北理的三年八个月,常泽辉老师将很多成果都归益于多年的共青团工作经历。他总结团学工作与科研的五点相似之处,即胸怀梦想、不断创新、充满激情、能做善写以及科学分配有限的精力去完成更多的工作。
通过和常泽辉老师的交谈,发现他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的老师。他说:“科研的过程漫长而艰辛,需要敏锐的目光去发掘点子,需要长期的努力去探索未知,需要强健的体魄去提供保障,需要淡泊的明志去不断思考,需要正直的品格去看待竞争,为科研注入正能量,科研才能走地更长远。”
(供稿:宣传部 张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