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4日至16日,北京,华北五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激战正酣。最终,在舞蹈机器人、水中机器人2D仿真和机器人DOTA对抗赛三个组别的比赛中,我校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一举获得三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和一项三等奖。
机器人——一个让无数人感到神奇又充满幻想的高科技产物,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均有重要用途。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着一个神奇而又真实的“机器人世界”,这个“机器人世界”里的成员迷恋着“机器人”,并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全部用来研究机器人创新设计。他们就是我校学生机器人工程创新团队,一个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屡创佳绩,获得首届中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的优秀集体。让我们一起走进我校学生机器人创新团队,感受他们的别样生活。
重实践 谋创新
机器人的研发集机械设计、电子、控制、传感、材料等多学科于一体。我校机器人创新团队就汇聚了一批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那些屡屡获奖,为我校争光的机器人都出自他们之手。
我校学生机器人创新团队到底拥有怎样的优势才能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位于工程实训中心的“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在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队员们专心致志地设计和研发自己的作品,有的在电脑上编写程序,有的在铺设机器人运行轨道。就像一个运转有序的大工厂,流程严密、分工明确,却又和谐统一、配合默契。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大到系统开发,小到一块电路板的焊接,队员们都是亲自上手,一丝不苟,展现了出色的技术能力。队员们的小发明随处可见:一辆依靠砝码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无碳小车;几块零部件组装而成的机器人穿上队员们亲手缝制的“战袍”,不仅可以在展台上优雅地跳舞,潇洒地踢足球,甚至可以自由地搏击,时刻带给大家无限的欢乐。而机器人实验室的书柜里摆放着各类奖杯、证书更印证着这个团队所走过的历程。一位队员指着工作室里的各种设备,高兴地说到:“我们学校有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所提供给同学们使用,我们就是在一次次的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有了不断更新的技术能力,才能够放开手脚,摆脱约束,大胆创新,这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也是我们战胜其他对手的优势所在:重实践,谋创新。”
钟情机器人 倾情待学生
谈起自己钟爱的机器人科研项目,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工程训练中心创新部部长,也是这个团队的指导教师李卫国饶有兴致地介绍了这次北京之行的收获,他兴奋地说:“这次去北京带队参赛的同时还借机补充了老师们在旋翼飞机方面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作为指导老师,只有不断了解国际前沿的机器人种类,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带领团队取得优异的成绩。”从李老师的言语中我们不难想像,创新团队一步步发展的背后经历了多少艰辛。
当问起是什么样的信念让团队的老师和学生们一样对机器人研究这么执着?李老师说:“首先,兴趣是最好的原动力。在平常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十分注意发现并挖掘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学生,邀请他们加入这个团队。不断培养他们的专业技术,使他们在机器人的研究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其次,梯队是最强凝聚力。我们有着热情、负责、勤恳的指导老师梯队,有着激情、认真、踏实的学生梯队,有着大量实验设备和场地。就这样,一届一届的比赛经验、设计思路以及失败原因被总结并传承下来,形成了现如今有老师和学生近40多人的创新梯队,大家各有所长、各司其职。第三,就是责任,要对学生和自己负责。”李老师的话语透露出了作为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机器人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领域,国内的研究成果非常少,能查到的国外资料也极其有限。正是凭借着对这份事业的持久“狂热”,机器人工程创新团队的老师们在艰难的摸索中积累着一点一滴的经验。
在机器人工程创新团队里,老师们亲切地称呼队员们为“孩子”,每一次组队、集训、参赛,不管多苦多累,指导老师都始终陪伴在这群孩子左右,不仅负责科研指导,还负责大家的后勤保障。为了科研攻关和提高效率,老师们把假期和课余时间全部用在实验室,钟情机器人,倾情待学生。“无论我们每天多早来,老师们都已在实验室,无论晚上我们多晚离去,他们也还都没走。老师们严谨认真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有时为了多抽时间做机器人,我们干脆把被子抱来实验室,晚上工作到熄灯后就偷偷的在实验室睡觉。”听着队员的讲述,他们的辛勤与幸福不言而喻,心酸而又温暖。在共同的磨砺与拼搏中,队员们口中“老师”一词的意义有了更高层次的升华。工训中心的王利利老师介绍说:“在那些准备比赛的日子里,我们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几天,满脑子都是机器人的影子,但看到同学们夜以继日的在实验室忙碌,老师们都觉得特别的心疼和欣慰,心疼那么年轻的孩子要饱受枯燥实验的‘折磨’,欣慰的是他们为冰冷钢铁片制成的机器人注入了热情、心血和灵性。”正是一次次艰辛的磨练,才促成了一个个奖杯和一本本证书。
学以致用 成长成才
“我们设计的仿真机器鱼可以在各自策略的驱动下抢球、带球、射门、阻击、守门,最终把仿真水球推自己的目标球门”一名队员边演示边解释说,“根据师兄师姐传授的经验,不断对它进行改造,这条小鱼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屡获佳绩。”
据了解,在团队培养方面,新来的同学一般要接受一年的基础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主要由师兄师姐手把手教他们。一年以后就可以独立进行具体的设计任务。机器人团队成员并非全部都是各科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老师们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迫于成员在两校区都有分布,师资不足,为了尽最大可能的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团队采用“金字塔”型人才管理模式,在培养骨干的基础上,加强梯队建设,给予骨干成员充分的自主权去组建各自项目的团队,而在每个项目团队内部,也有着不同的分工,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一名成员都能参与到各种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之中。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负责程序编写,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负责硬件开发,通讯专业的同学负责讯号传输等,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特点,他们的协作创新能力也得到极大地提高。
机器人创新团队的经历不仅教会了同学们做机器人的知识、锻炼了他们学以致用的实践动手能力,更使他们懂得做人和做事的智慧,为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学生机器人创新团队从2007年成立至今,不仅赢得了无数荣耀,而且一个又一个怀抱梦想的学子也通过在这里的熏陶积蓄了展翅翱翔的能量。每年就业季,创新团队的学生总能得到就业单位的青睐,顺利踏入职场。对于毕业继续深造的学生,创新团队的经验也成为他们保送研究生的独特优势,受到各高校的偏爱。
时值寒冬,老师和队员们依然每天起早贪黑的在实验室忙碌着,备战即将到来的机器人大赛。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在采访将结束之时,衷心祝愿机器人创新团队在今后的赛场上再获佳绩,为校争光。
(供稿:宣传部学生记者张媛 编辑:毛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