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3年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获奖成果展示(一)

来源:新闻网  

编者按:2013年,我校有8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这些教学成果是我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经过研究和实践所获得的成果,反映了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突出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体现了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现将获奖成果进行编辑、整理,分期进行展示,以期广大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敬请关注。
本期展示的是由牟占军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多科性大学专业建设群落模式研究与实践》和由方香廷讲师主持完成的《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两项教学成果。以上成果获得2013年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成果名称: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多科性大学专业建设群落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单位:教务处
成果完成人:牟占军、陈芙蓉、李春萍、徐睿琛、王连波
成果介绍:
一、成果主要内容
本成果以多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依托,从地方多科性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出发,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以教育生态系统为边界,从教育管理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对专业群落建设全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方面实现了一定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将教育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地方多科性大学专业建设全过程,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了办学定位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地方多科性大学应围绕“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的办学定位开展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凝练特色,巩固优势,充分发挥为本地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不可替代性,构建了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机制,实现了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二,应用群落理论指导地方多科性大学专业建设,创造性地将专业建设内涵与群落要素构成和生态平衡有机结合,设计了专业群落建设模型。用群落构成要素对应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认为专业群落由人的要素、目标与规范要素、行动要素和条件要素构成;将群落生态平衡与专业建设良性发展有机结合,基于专业群落关系的判断,提出专业群落的生态平衡(即空间维度的要素平衡和群际平衡、时间维度的动态平衡和循环平衡)是专业建设的重要评估标准,探索了地方多科性大学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群落建设新思路、新途径。
第三,在专业群落建设思路指导下,适应内蒙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性地构建了内蒙古工业大学专业群落建设模式,设计并有效实施了建设方案。从学科门类和组织机构两个角度协调专业关系和专业结构,搭建专业平台,优化专业布局,构建起7个学科专业群落和15个学院专业群落,拓展了专业建设空间,提升了专业建设内涵,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学院和谐共生的良好发展态势。
第四,根据专业群落平衡的理念,在对专业群落建设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把握专业群落的多重要素,以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实际,整合性地提出了多项具体专业建设措施,将专业建设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当中。从专业群落要素的角度,提出并实施“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构建教师教学质量提高模式和评价体系”、“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建设”、“加大教学投入”等建设措施;从专业群落平衡的角度,提出并采取了“建立专业建设衍生与淘汰机制”、“整体优化专业群落结构布局”、“以项目为依托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等建设举措。经过专业群落全过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学校专业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本成果边研究、边实践、边应用、边推广,在专业群落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了学校专业群落建设模式,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格局,专业建设内涵显著提升。学校建成了7个学科专业群落和15个学院专业群落。拥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4个,自治区品牌专业25个,校级品牌专业33个,2个专业通过行业专业教育评估。
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校将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要求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相结合,培养方案符合区域发展要求、学校定位、学生个性化需求及学科特点。
优化了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已有自治区精品课程53门,校级精品课程235门,覆盖所有专业。各专业建成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比重增加到25%。已有国家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业人才培训基地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
构建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校共有自治区教学团队12个,校级教学团队16个,自治区教学名师1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6人,获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艺大赛一等奖8人,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艺大赛二等奖1人,获校优秀教学质量奖60人,全国首届微课教学比赛获奖教师1人。2008年以来600余教师参与质量工程项目研究,主持或参与有关专业建设的教研项目80余项。学生在全国、全区英语、力学、数学建模等竞赛中成绩优异,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等赛事中获奖近500项。
加大了教学投入,办学条件获得明显改善。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3178亩,教学行政用房31.89万平米,运动场馆7.644万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15.13万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生均近万元。工程技术类馆藏文献自治区数量最多、品种最全。
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1%以上,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毕业生中60%工作在自治区各行业,为区域发展、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研究成果得到同类兄弟院校广泛关注,具有明显的辐射作用。天津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攀枝花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等前来调研学习,地方多科性大学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群落建设新思路得到广泛关注。

成果名称: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单位:人文学院
成果完成人:方香廷、陈建英、李鑫、黄利霞、乔志龙
成果介绍:
一、成果概况
本成果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10年建设实践,整合了7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及教育教学管理等多个改革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完整地把握专业建设的基本脉络,设计出全套的专业改革与建设思路,全面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本成果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其实务属性,总结了其注重能力建设及重视发展创新的特点;设计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框架;确立了“品牌建设”、“卓越培养”和“领先示范”等专业发展目标;提出了“阶段性推进”和“整体性推进”的专业改革策略;从“顶层设计”到“分类设计”,系统建构了专业改革项目体系,涉及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特色凝练,兼顾教学内容、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条件等多个方面,并为后续专业外展式改革预留了研究接口。提出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专业教育社工化”、“成长为本质量观”等方向性理念,“教学即服务”、“管理即服务”、“开放管理”与“师生联动”等教学管理理念。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培养方案改革
该成果广泛研究了30余所不同类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的实务属性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确定专业与支撑学科的关系。设置了由“专业入门”、“理论指导”、“直接方法”、“间接方法”、“运用提高”为线索的主干课程体系,及全程实习的实践环节体系。以专业方法训练为切入点,着重培养实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设置了直接方法、间接方法以及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倡导全人教育,兼顾选择知识性、技术性、价值性教育内容。
2.理论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避免学科本位和教师中心主义倾向,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重整课程的关联,建构出合理的、系统的内容结构;发展性、开放性地选用主辅教材。
(3)注重知识体系建构,采取“基础知识专业化”、“重点知识专题化”、“难点问题项目化”策略,探索多层次教学方法。
(4)课程考核增加过程性评价比例,强化知识运用、判断能力的综合性评价,弱化记忆性评价,不强求“标准答案”,多指标评定成绩。
3.实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成果以“行动取向”为基本教学思路,通过“行动”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成长和师生互动。将专业教育过程视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以实务过程或主题为线索设计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适合行动、超越书本,教材不是全部教学内容的载体。以专业实验室为教学场域,全部实务类课程教学均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实现讲授-实验一体化,以分组互动教学为组织形式。选用讲授、讨论、示范、模拟、体验、设计、习作、分享、评估、反思等教学方法,以及面试、操作化考试等考核方法,注重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4.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1)确保坚持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的国际通例,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完成800小时有督导的实习任务。
(2)八学期全程实践,方法实习与项目化实习并行,操作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
(3)教师全员、全程督导实习。师生联动,立体化分组,教师协同合作,学生朋辈督导。诱导学生成长,兼顾社会服务实效。
5. 实验中心建设
(1)强调实验中心的情境功能和场域功能,综合各要素设计实验室空间布局及功能单元。
(2)支撑专业方法与实务课程教学,实验教学融合于10余门课程,70余个实验项目,200余学时。
(3)采取技术模拟、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数据处理、影视文本、成长活动等多元实验教学方法。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既懂理论又能实践,鼓励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认证。
6.学生能力体系建设
成果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属性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以“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认为学生“专业能力”与“一般能力”建设主题“7+7”。依托于能力培养、专业教学、专业建设实现多重转变。
7. 拔尖人才培养
(1)以因材施教、优才优育、重点培养、鼓励个性为原则推行“蒲公英计划”,选拔具有良好学习潜能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
(2)加强研究能力培养,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3)采取导师指导、团队学习、朋辈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
(4)开展读书交流会、论文研讨会、学术沙龙等教学活动。
三、成果的创新点
一是,专业建设理念创新。重视教育理念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性作用。确立了“教育+社会工作”的双重专业建设理念,将学生视为服务对象,将专业教育过程视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二是,专业建设策略创新。全方位地设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框架,并阶段性和整体性地推进建设与改革进程,避免零打碎敲式改革带来的盲目性与片面性。三是,专业建设形式创新。项目化推进专业改革与建设。通过关联性教学改革项目的设计与研究,整合专业建设队伍,开展教育实践,积累建设经验,凝练专业特色。四是,专业育人目标创新。强调学生的成长在育人目标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全人培养和因材施教,加强能力建设和潜能开发;持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类培养实务型、管理型和研究型专业人才。五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类型设计适合的教学模式,包括理论课程的建构模式、实务课程的行动模式、实践环节的联动模式以及作为辅助教学的拔尖模式等。

2014年06月17日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