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霖讲堂第二百八十一讲】工业过程运行决策智能化发展方向
讲座题目:工业过程运行决策智能化发展方向
讲座时间:2025年8月16日 9:10
讲座地点:呼和浩特新城宾馆国宴厅
主讲人及简介:
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IEEE Life Fellow, IFAC Fellow。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1996-19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2010-2018),《自动化学报》主编。现任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11-),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讲座内容简介:
报告在分析工业控制与优化技术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和工业过程运行决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过程运行决策智能化的含义、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难题。将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控制与优化技术以及工业互联网与工业计算机管控系统紧密融合与协同,提出了复杂工业过程智能运行优化决策方法。智能运行优化决策方法及成功应用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控制与优化技术紧密融合与协同推动工业过程运行决策智能化的发展。最后,给出了工业过程运行决策智能化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
【植霖讲堂第二百八十二讲】虚实融合:互联网3.0
讲座题目:虚实融合:互联网3.0
讲座时间:2025年8月16日 10:15
讲座地点:呼和浩特新城宾馆国宴厅
主讲人及简介:
赵沁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直从事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180 余篇,出版专著 3 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项、二等奖 2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项。培养博士百余名。
讲座内容简介:
高性能计算、计算机图形学、自然人机交互等技术组合集成,产生了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 “3I”特征的虚拟现实1.0。数字孪生、元宇宙、强化学习、具身智能等新的技术应用需求是虚实贯通,即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融合。这再次推动互联网突破其连接边界,形成虚实融合网络,可称其为泛联网,即互联网3.0。互联网3.0对虚拟现实提出了一系列创新需求,必须在原有3I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拥有智能化(Intelligentize)、互通性(Interconnection)和迭代性(Iteration)特征,创新发展为具有6I特征的虚拟现实2.0。
【植霖讲堂第二百八十三讲】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讲座题目: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讲座时间:2025年8月16日 11:00-11:45
讲座地点:呼和浩特新城宾馆国宴厅
主讲人及简介:
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专家,湖南大学教授,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监事长、教育部科技委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科协副主席、长沙市科协主席等。曾任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领域专家、欧盟第五框架国际合作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讲座内容简介:
报告首先介绍了智能无人系统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并对智能无人系统的定义、特点、内涵等进行分析;然后对智能无人系统的国内外最新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其当前面临的挑战;接着详细介绍了智能无人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无人船、无人机、无人车等典型平台上的应用;最后,对智能无人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植霖讲堂第二百八十四讲】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下的信息物理系统安全性研究
讲座题目: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下的信息物理系统安全性研究
讲座时间:8月17日8:30-9:30
讲座地点:呼和浩特新城宾馆国宾楼北楼国长厅
主讲人及简介:
叶丹,东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辽宁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各一项。
讲座内容简介:
在深度融合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信息物理系统(CPS)中,攻击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入侵方式造成复杂的破坏效果,并根据系统的动态特性保持隐蔽。如何分析网络攻击的复杂演化行为从而发展智能化的控制策略,是保障CPS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本报告以分析CPS脆弱性为出发点,讨论了一类具有完全隐蔽性的虚假数据注入(FDI)攻击。这类FDI攻击可以在造成系统失稳的情况下,渐近地消除对检测器的影响。首先,通过设计一种不依赖系统实时数据的自生成攻击序列,验证了完全隐蔽FDI攻击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满足联合能观条件的分布式估计过程提出了分散式FDI攻击,并研究了该攻击使全部观测器节点失稳的攻击目标条件。最后,考虑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协同FDI攻击,结合该攻击的最小攻击目标条件讨论了其对互联智能体的连锁影响。
【植霖讲堂第二百八十五讲】基于非平稳数据流的分布式学习与优化
讲座题目:基于非平稳数据流的分布式学习与优化
讲座时间:8月17日9:30-10:30
讲座地点:呼和浩特新城宾馆国宾楼北楼国长厅
主讲人及简介:
李韬,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随机系统与控制、分布式学习、控制与博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5-2018),获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2024)、第7届亚洲控制大会最佳论文、第28届张嗣瀛优秀青年论文、第17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青年作者奖荣誉提名(五篇之一)、新加坡千禧基金研究奖、澳大利亚教育部奋进研究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目前担任Systems & Control Letters、Nonlinear Analysis: Hybrid Systems、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等期刊的责任编委等。
讲座内容简介:
研究基于非平稳数据流和随机图序列的“共识+新息”型去中心化分布式学习算法的收敛性,建立了保证算法收敛的“随机时空激励条件”。对带有L2正则项的情形,建立了保证算法收敛的“样本轨道随机时空激励条件”。对基于非平稳数据流和随机图序列的去中心化分布式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在不要求次梯度函数有界的情况下建立算法的收敛性条件。
【植霖讲堂第二百八十六讲】多无人机对多目标的视觉跟踪关键技术
讲座题目:多无人机对多目标的视觉跟踪关键技术
讲座时间:2025年8月17日10:30-11:30
讲座地点:呼和浩特新城宾馆国宾楼北楼国长厅
主讲人及简介:
李慧平,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导,IEEE高级会员,IEEE工业电子西安分部主任,主要从事模型预测控制、无人系统智能感知、决策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中国自动化学会一等奖,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IEEE/CAA Journal Automatica Sinica等多个期刊编委。
讲座内容简介:
多无人机对多目标的跟踪在边境巡逻、城市安保、反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针对多无人机对多目标的视觉跟踪关键问题,本报告主要介绍基于随机有限集的多目标跟踪方法、面向动态环境的高效多目标任务分配方法、面向多目标跟踪的多无人机优化编队控制方法以及初步系统实验等。
【植霖讲堂第二百八十七讲】耕地-作物-设施多尺度遥感智能解译方法
讲座题目:耕地-作物-设施多尺度遥感智能解译方法
讲座时间:2025年8月17日9:00-10:00
讲座地点:呼和浩特新城宾馆长廊会议中心13号会议室
主讲人及简介:
杜培军,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遥感地理信息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遥感学报》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智能解译与应用、地理大数据与空间智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10余项。近年来连续入选 “地理学领域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和“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讲座内容简介: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农业农情信息提取是农业遥感重要的发展方向。针对米级分辨率耕地提取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耕地自动提取方法,探讨了基于高光谱遥感、时间序列遥感的农作物分类技术,比较了光谱维、时间维信息的应用效果。针对塑料大棚这一典型农业设施,设计了一种新型塑料大棚指数APGI,以迁移学习和深度学习为基础发展了像素、场景、对象多层次迁移的亚米级影像塑料大棚自动提取方法。相关方法应用于国内外公开数据集和国内典型县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力学院
科研处
202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