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党员探索“微书院”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021年05月28日 14:40  点击:[]

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紧紧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组织党员教师一边认真研读党史学习资料,一边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党员使命,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理信德行共提升。除了完成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党员教师自愿利用业余时间,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在现有专业及课程的基本培养架构下,探索出“微书院”模式,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意愿,探索多元化、个性化、可持续的培养路径,搭建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菜单,有利于保证从微观层面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微书院”模式源自2013年3月党员教师创立的现代师徒制项目“蒲公英”计划。该项目面向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通过双向选拔建立师生团队,对学有余力、有深造意愿的学生开展志愿性拔尖培养,通过导师指导、个人钻研、小组研讨、学术讲座、外出访学等方式开展研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达到全面、充分发展的培养目标。自2014年起,逐渐发展为4个培养团队——方香廷副教授的“蒲公英”团队于首涛博士的“梦之翼”团队利爱娟副教授的“启明星”团队和邓俊丽副教授的“偶得人生工作室”。2017年起引入到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形成多层次人才培养框架。截至目前,累计培养学生80余人。绝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攻读硕士学位,5人考取博士研究生,2人主持自治区级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项目,30余人次入选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等全国性学术活动,共获一二三等奖16项,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学校和专业知名度。

“微书院”模式获得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同,为专业与学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还将作为特色改革项目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过程当中。

(供稿:人文学院)

上一条:机关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 下一条:图书馆党总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关闭

版权所有:内蒙古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