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理学院党委物理学系党支部到包钢(集团)公司参观学习,重温“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并开展了一次特别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更走心。
支部成员首先参观了包钢会展中心,认真聆听了包钢建设、发展的历史,深入了解了国家“十三五”期间建设包钢的战略意义,共同追忆了包钢建设时期火热的历史场景,体会了“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伴随着生动的视频、详尽的展板内容和火热的生产场面,1958年全国支援包钢建设的画面一幅幅浮现在眼前,大家切身感受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包钢”的恢宏历史场景和包钢广大干部职工锐意改革取得的骄人成绩,激发了教工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随后,大家来到包钢集团一号高炉前,讲解员介绍了1959年9月26日周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的盛况。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包钢耗时16个月,提前一年建成了当时我国最大的容积为1513立方米的包钢1号高炉,并流出第一炉铁水,结束了内蒙古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在轰鸣声中,全体人员感受着第一代包钢建设者的奋斗精神,也被他们的无私奉献深深打动。
最后,全体参观人员深入包钢生产一线,走进热轧车间,切身体会一线工人的辛苦劳作和默默耕耘。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一样坚守在一线岗位、不怕苦不怕累的辛勤付出者,包钢集团才能在历史的发展中滚滚向前、生生不息。包钢“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大家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供稿、摄影:理学院党委物理学系党支部)